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兒童飲食注意. Show all posts
長時間看電視兒童容易多喝甜飲料
Wednesday, July 24
by You Look
Categories:
兒童飲食注意
|
Leave a comment
20種兒童不宜常吃食物
醫學專家在此提醒家長,以下20 種食物兒童不宜常吃多吃,否則,有害無益。
1、 桔子:桔子含有葉紅素,吃得過多,容易產生『葉紅素皮膚病』腹痛腹瀉,甚至引起骨病。
2、 菠菜:菠菜中有大量草酸,草酸在人體內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,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。
3、 雞蛋:雞蛋若吃得過多,會增加體內膽固醇的含量,容易造成營養過剩。
4、 濃茶:濃茶中含有大量鞣酸,鞣酸在人體內遇鐵便生成鞣酸鐵,難以被人體吸收,容易造成人體缺鐵。
5、 果凍:果凍是由增稠劑、香精、著色劑、甜味劑等配制而成,這些物質吃多或常吃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智力健康。
6、 鹹魚:各種鹹魚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鹽,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,會轉化為致癌性很強的二甲基亞硝胺。
7、 泡泡糖:泡糖中的增塑劑含有微毒,其代謝物苯酚也對人體有害。
8、 糖精:大量食用糖精會引起血液、心髒、肺、末梢神經疾病,損害胃、腎、膽、膀胱等臟器。
9、 豆類:豆類含有一種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,可促使甲狀腺素排出,結果體內甲狀腺素缺乏,機體為適應這一需要使甲狀腺體積增大。
10、人參:兒童食用人參會導致性早熟。
11、罐頭:罐頭食品中的添加劑,對正發育的兒童有很大影響,還容易造成慢性中毒。
12、 爆米花:爆米花含鉛量很高,鉛進入人體會損害神經、消化系統和造血功能。
13、速食麵:方便面含有對人體不利的食用色素和防腐劑等。
14、葵花籽:葵花籽中含有不飽合脂肪酸,兒童吃多了會影響肝細胞的功能。
15、可樂飲料:可樂飲料中的咖啡因,對兒童尚未發育完善的各組織器官危害較大。
16、動物脂肪:兒童常吃或多吃動物脂肪,不僅會造成肥胖,還會影響鈣的吸收利用。
17、 烤肉串:羊肉串等火烤、煙熏食品,有強致癌物。
18、巧克力:兒童食用巧克力過多,會使中樞神經處於異常興奮狀態,產生焦慮不安、肌肉抽搐、心跳加快,影響食欲。
19、食鹽:兒童食鹽過多,成年後就容易發生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胃癌等疾
病。
20、豬肝:含大量膽固醇,兒童常吃會昇高體內膽固醇含量,成年後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。
Tuesday, June 15
by You Look
Categories:
兒童健康,
兒童飲食注意,
照顧寶寶
|
Leave a comment
寶寶不好好吃飯怎麼辦?
寶寶不好好吃飯怎麼辦
有寶寶的媽媽十有八九都會有這樣的抱怨:「寶寶吃飯怎麼這麼費勁兒呢?為什麼就不能如我所願地痛痛快快地乖乖地把飯吃完呢?……」
追著喂 寶寶每天吃飯都要大人在後面追著喂,一頓飯下來,話沒少說,路沒少走,可寶寶卻沒吃多少。真不知這種「追捕」餵飯到何時才會結束?
專家支招 「追捕」應立即停止,讓寶寶和你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共同進餐,日子長了,媽媽們就會發現,在用餐時間,寶寶得到的不只是食物,他還在學習社交技巧,如:如何使用餐具,如何分享和品嚐食物。
給寶寶安排一個固定的座位,高矮要適中,最好是專為寶寶設計的兒童高腳座椅。
孩子的模仿力是驚人的,如果一起進餐的大人們對食物吃得津津有味,那麼寶寶也許會對食物更感興趣。
吃飯就像種糧食 寶寶每次吃飯都會灑好多米粒,菜葉,而且飯還剩一大半呢,可是已經涼了,還是讓媽媽來喂吧!
專家支招 千萬別剝奪孩子自己進餐的權利。
給寶寶選擇一個較深的餐具,這樣他就能用勺子將食物舀起,盡量避免灑得到處都是。
在寶寶的高腳座椅下面鋪一張塑膠桌布或報紙,使清潔地板容易一些。
孩子吃飯速度慢,因此媽媽在每次給孩子盛飯時應該少盛勤添,這樣就會避免吃涼飯。
即便寶寶吃了一身,灑了一地,也不要過多地埋怨,因為這是寶寶「學藝」必須經過的過渡階段,媽媽需要冷靜和耐心,最好的辦法就是滿足寶寶提出的「我自己來」的要求,並且鼓勵寶寶「自己的事情,自己做」。但是,有的事也是必須嚴加制止的,那就是寶寶把食物扔在地上,或扔到別人身上。
手是寶寶的餐具 寶寶吃飯的主要餐具就是手,見了什麼都是下手抓,旁邊的勺子就像沒看見似的,即便是用勺子,方法也是怪怪的,教了很多次也不會。
專家支招 吃飯的姿勢很關鍵,這是確保寶寶自己順利進餐的前提。
身子坐正,一手扶碗,一手拿勺。
拿勺的方法應像成人拿筆的方法一樣,不要大把握勺,也不要反握。
寶寶總是這不吃那不吃 費盡心思,辛苦半天做的飯,可寶寶總是這不吃,那不吃,或是沒吃兩口就說飽了,真不知是我的飯菜做的不香,還是他的胃口就這麼小。看著他長得像個「豆芽菜」似的,真急人呀!
專家支招 習慣是培養出來的,飲食習慣也是如此。
別指望你的寶寶什麼都吃,因為他是不斷長大的,慢慢地他也會形成自己的習慣和口味。
想一想,寶寶是不是在吃飯前不久進食了太多的零食或是含糖量高的果汁,如果是這樣,就不要自責自己的廚藝水平了,因為寶寶此時的血糖濃度高,沒有飢餓感。
多給寶寶提供多樣的食物,如果他不喜歡吃魚,也許會喜歡吃羊肉;如果他不喜歡吃炒過的青菜,也許會喜歡吃煮在湯裡的青菜;如果他不喜歡吃煮雞蛋,也許他會喜歡吃蛋羹。總之,此時倒是考驗媽媽廚藝的時候了,把食物做得顏色鮮艷些,造型有趣些,寶寶會更喜歡的。
給寶寶吃一種他從未吃過的食物時,應該待他肚子餓時,這時他會比較容易接受「新鮮」食物。
更重要的是,媽媽和寶寶周圍的人要有正確的飲食習慣,如果你自己是一個挑食的人,你的寶寶也會跟著學,挑食的幾率會大大增加。
最愛吃「垃圾食物」 寶寶最愛吃洋快餐了,一頓能吃下一個漢堡,一份薯條,一杯大可樂,外加一個冰淇淋,雖然我也知道有些洋快餐屬於「垃圾食物」,但是只有這時寶寶吃得最多,也最高興。經常是拗不過他,就滿足他了。
專家支招 多數寶寶都擋不住洋快餐的誘惑,媽媽要把握住「量」。
沒有必要完全禁止寶寶吃薯條、漢堡等洋快餐,但一定要限定場合。
不要讓寶寶吃這些吃個飽,更不能代替正餐。
出於對整體健康和牙齒的考慮,應減少或避免讓寶寶飲用甜味飲料和汽水,如可樂等。
孩子討要「垃圾食物」時,媽媽要有自己的原則,不能讓步。
對親戚朋友們說:別把「垃圾食物」當做禮物送給寶寶。
Friday, June 11
by You Look
Categories:
兒童健康,
兒童飲食注意,
教育寶寶,
照顧寶寶
|
Leave a comment
細說餵養寶寶16個糊塗之舉
媽媽們都想讓自己的寶貝健康快樂的成長,下面,例舉一些寶寶餵養過程中的一些家長的糊塗做法。
糊塗之舉1:吃雞蛋多多益善
有父母認為:雞蛋富有寶貝生長發育最需要的高蛋白,所以給寶貝吃再多雞蛋都不怕。
明智之舉:以6個月前的寶寶為例,他們的消化系統還未發育成熟,雞蛋中的白蛋白經過腸壁直接進入到血液中,刺激體內產生抗體,引發濕疹、過敏性腸炎、喘息性支氣管炎等不良反應。另外,過多吃雞蛋會增加消化道負擔,使體內蛋白質含量過高,引起血氨升高,同時加重腎負擔,容易引起蛋白質中毒綜合徵,發生腹部脹悶、四肢無力等不適。
營養專家認為,1歲至1歲半的寶貝最好只吃蛋黃,每天不能超過1個;1歲半至2歲的寶寶隔日吃1個整雞蛋,待2歲以後才可每天吃1個整雞蛋。
糊塗之舉2:多吃魚鬆營養好
有父母認為:魚鬆營養豐富,口味又很適合寶貝,應該多多給寶貝吃。
明智之舉:研究表明,魚鬆中的氟化物含量非常高。寶貝如果每天吃10~20克魚鬆,就會從魚鬆中吸收氟化物8~16毫克。加之從飲水和其他食物中攝入的氟化物,每天攝入量可能達到20毫克左右。然而,人體每天攝入氟的安全值只有3至4、5毫克。如果超過了這個安全範圍,氟化物就會在體內蓄積,時間一久可能會導致氟中毒,嚴重影響牙齒和骨骼的生長發育。平時可把魚鬆作為一種調味品給寶貝吃一些,但不要作為一種營養品長期大量給寶寶食用。
糊塗之舉3:多吃肝臟補充維生素A
有父母認為:動物肝很有營養,又含有很多維生素A,給寶貝吃得越多越好。
明智之舉:研究表明,肝臟具有通透性高的特點,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質都會進入到肝臟,因此動物肝中的有毒物質含量要比肌肉中多出好幾倍。除此之外,動物肝中還含有特殊的結合蛋白質,與毒物的親和力較高,能夠把血液中已與蛋白質結合的毒物奪過來,使它們長期儲存在肝細胞裏,對健康有很大影響。其實,動物肝只吃上很少的量,就可獲得大量的維生素A並儲存于肝臟。一般來講,未滿1歲的寶貝每天需要13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,1~5歲每天需要1500國際單位,相當於每天吃動物肝時吃12至15克左右。
糊塗之舉4:雞湯比雞肉有營養
有父母認為:給寶貝吃雞時,要多喝湯少吃肉,雞湯的營養比雞肉好。
明智之舉:營養學家指出,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。雞湯雖然味道十分鮮美,但雞湯中所含的蛋白質僅是雞肉的10%,脂肪和礦物質的含量也不多。但是,雞湯中的營養雖然比不上雞肉,可湯能刺激胃液分泌,增加食欲,幫助消化。因此,最適宜的做法是湯和雞肉一起吃。
糊塗之舉5: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越多越好
有父母認為:給寶貝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越多越好,比如多補充維生素A、D。
明智之舉:雖然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嬰幼兒十分重要,然而也不能給寶寶過量地攝入或濫用,否則會對寶寶身體產生不利影響,造成的危害比如會有維生素A、D中毒等。維生素C對人體有許多益處,但長期大量服用,血漿中維生素C的濃度一直處於飽和狀態,幼兒容易產生草酸鹽尿。現在市場上有許多專為兒童配製的口服營養補劑,含有大量的維生素、脂肪、蛋白質及糖類,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,但也不能長期多量服用,否則會造成消化不良,發生腹脹、腹瀉等症狀,反而阻礙了小兒的生長發育。
糊塗之舉6:母乳不如奶粉有營養
有父母認為:母乳看上去稀稀的,沒有奶粉沖出來的牛奶那樣濃,所以放棄母乳喂養,以牛奶替代母乳。
明智之舉:母乳喂養對寶寶有很多好處,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種疾病的抗體,實踐證明用母乳喂養的寶寶少生病;母乳與牛奶相比,所含營養較全面、充分,母乳喂養的寶寶較健康;母乳對於寶寶來說更容易消化吸收,且吸收率最高。對媽媽來說,母乳喂養更方便、更省錢,不用消毒,且溫度適宜;母乳喂養的媽媽身體恢復較快,並不易患上乳腺疾病。
糊塗之舉7:初生兒吸奶嘴比吸乳頭好
有父母認為:在寶寶未習慣吮吸母乳前用奶嘴喂寶寶比較好。
明智之舉:用奶嘴吃奶,比吮吸母乳省力。但是如果寶寶習慣了奶嘴,就會拒絕吸媽媽的乳頭,媽媽的母乳量就是會減少。因此,在寶寶未習慣吮吸母乳前,不要隨意用奶嘴喂寶寶,更不該使用安慰奶嘴。
糊塗之舉8:鮮奶比配方奶粉好
有父母認為:用鮮奶代替配方奶粉喂養2歲以內的寶寶
明智之舉:對寶寶來說,除母乳外的其他乳汁,如牛乳、羊乳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,如牛乳蛋白質中的酪蛋白太高,不利於寶寶消化;牛乳中蛋白質、鈣、鈉、鉀等的高含量與寶寶未成熟的腎臟能力不相適應。因此,2歲以內的寶寶最好選用配方奶粉,儘量不用鮮奶。
糊塗之舉9:輔食添加比母乳餵養更重要
有父母認為:從寶寶4個月開始,輔食添加對寶寶的發育來說更重要,此時的母乳已經沒有什麼營養了!
明智之舉:在寶寶4—6個月內,一直給其喝流質食品。4—6個月後,寶寶需要補充一些非乳類的食物,包括果汁、菜汁等液體食物,米粉、果泥、菜泥等泥糊狀食物以及軟飯、爛面、小塊水果、蔬菜等固體食物。此時補充食物與母乳喂養同樣重要。添加可掌握以下原則:逐漸由1種食物添加到多種,不能在1—2天內加2—3種,以免寶寶消化不良或對食物過敏;
添加過程中,如果出現消化不良或過敏症狀,應停止喂這種食物,待恢復正常後,再從少量重新開始。如果仍出現過敏,應暫不使用並向醫護人員諮詢;寶寶患病或天氣炎熱時,應暫緩添加新品種,以免引起消化不良。
糊塗之舉10: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
有父母認為: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,寶寶就不容易得病。
明智之舉:給寶寶多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否提高嬰幼兒免疫力尚無定論,不能用它替代母乳喂養寶寶。蛋白粉的蛋白質純度太高,食用時容易加重肝腎負擔,父母不應該給寶寶吃蛋白粉,更不能用它代替乳品。
糊塗之舉11:豆製品是蔬菜
有父母認為:讓寶寶多吃蔬菜好,豆製品就是蔬菜。
明智之舉:實際上,豆製品可看作葷菜,裏面的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,而並沒有蔬菜所富含的維生素和粗纖維。所以平時不要把豆製品當成蔬菜,吃了豆製品還是需要食用一些蔬菜。
糊塗之舉12:孩子大便乾燥需吃香蕉、麻油
有父母認為:如果遇到寶寶便秘,最好是吃些香蕉、麻油可以幫助消化。
明智之舉:吃這些並不管用,最重要的是養成孩子良好的排便習慣,排便時間要固定。因為食物消化到達大腸的時候,大腸的主要功能是,吸水,蠕動,將食物殘渣排出體外;如果能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,把食物殘渣及時排出體外,那麼大便乾燥就能得到緩解。如果食物殘渣滯留在大腸中的時間越長,那麼水分就被吸收的越徹底。
糊塗之舉13:吃零食有害健康
有父母認為:零食有害健康,孩子吃了這些垃圾食品,會影響生長發育。
明智之舉:零食不等同於垃圾食品。高熱量低營養的食品才是垃圾食品。而對於一些有營養的零食,專家建議在不影響正餐的情況下,可以給孩子適量攝入,補充體內營養成分。特別是身材瘦小的孩子,最好晚飯後就給他吃零食,一直吃到睡覺前為止。上了小學的孩子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增強發育。
糊塗之舉14:蔬菜,水果削皮吃衛生
有父母認為:,蔬菜瓜果的皮是不衛生的,總想去掉皮食用。
明智之舉:殊不知在你去掉皮的同時,也去掉了很多營養物質。其實蔬菜連皮煮湯很有營養,菜葉比菜梗有營養,而蘋果皮中含有大量鐵質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:充分清潔蔬菜水果表皮以後,連皮一起吃。
糊塗之舉15:牛奶+雞蛋是最好的營養早餐
有父母認為:牛奶+雞蛋是最好的營養早餐,光吃這兩種就可以補充所需的營養。
明智之舉:營養質量好的早餐一定要包括4個部分:穀物、動物性食品、奶類、蔬菜或水果。包含其中三部分的早餐質量為一般,只包含一二部分的屬於質量差的早餐。穀類食品,如饅頭、麵條、稀飯等,對孩子的身高發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。蔬菜和水果提供了一上午的維生素供給。
糊塗之舉16:多給孩子吃鈣片補鈣
有父母認為:如果想要長高個子,就必須經常補鈣。
明智之舉:嬰幼兒如果保證了奶製品的攝入,那麼他們的體內就並不缺鈣,而是缺乏促使鈣吸收的維生素D。與其給孩子吃鈣片,還不如給孩子補充一些魚肝油,或者多做戶外活動曬曬太陽。
Friday, May 28
by You Look
Categories:
兒童健康,
兒童飲食注意,
照顧寶寶
|
Leave a comment
預防兒童蛀牙的四大妙招
孩子年齡小,平時愛吃甜食,刷牙卻馬馬虎虎。對於該如何減少孩子患蛀牙的風險,父母們總顯得很無奈。專業的兒童口腔醫生使出四大妙招,幫助孩子預防蛀牙。
妙招一:
“牙菌斑染色片”讓牙垢顯形。孩子刷牙結束後,讓他將此物放在嘴裏咀嚼1分鐘,再用清水漱乾淨。此時,牙面上有污垢的地方就被染成紅色,刷乾淨的地方則安然無恙。讓孩子親眼看到自己刷牙有否達到效果,能提高其認真刷牙的積極性。
妙招二:
“窩溝封閉”清除牙面死角。在孩子後牙的表面,有許多細小的裂隙和窩溝,每當吃完粘性大的食物,這裡總是成為“藏污納垢”之地,刷牙時難以清潔,往往也是兒童最容易患齲的部位。牙科醫生可以用一種名為“窩溝封閉”的辦法來預防窩溝齲病的發生,這種技術最適合兒童的乳磨牙和稱為“六齡牙”的第一恒磨牙。
妙招三:
“氟保護漆”給牙齒穿上保護衣。這種方法簡單、高效、安全、經濟,可以有效抵抗“糖衣炮彈”的威脅,減少蛀牙的發生。一般一年兩次,尤其適合低齡兒童齲齒的預防。
妙招四:
SCAT法測試孩子患齲的幾率。每個孩子對於齲齒的敏感性是不同的,不妨採用由石四箴教授研製開發的SCAT法對孩子進行小測試。如果測試結果為強陽性,那就要引起高度關注,並採取多種方法預防孩子蛀牙的發生。
by You Look
Categories:
兒童飲食注意,
教育寶寶,
照顧寶寶
|
Leave a comment
育兒最易犯的17個錯誤
沒有人懷疑你對寶寶的愛心,但在一些錯誤認識的指導下,你的一些行為也許正在傷害著你的寶寶。對照下面這些“誤會”,看看你犯了哪幾條。
錯誤1:教幼兒背唐詩
你是否熱衷於教你的寶寶背唐詩?並以他小小年紀就能熟練背誦為榮?每每有朋友到家裏來玩,還一定要小寶貝背兩首來炫耀炫耀?
真相分析:
教育專家說,孩子在上學前就能背唐詩,貌似不錯,可是,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,是弊大於利的。
唐詩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,遣詞造句極其精練、含蓄,有時為了行文的需要,顛倒字詞正常順序的事常有,這與現在人們的語言習慣大不相同。幼兒尚處於學習語言的初始階段,凝練的唐詩,要讓幼兒讀熟、讀懂,並受到教育,談何容易?
科學做法:
建議年輕家長讓孩子多吟誦一些兒歌。幼兒感知事物是從表像入手的,他們樂於聽取具體形象的話語。兒歌正是以其生動活潑的語言方式,迎合了孩子們的口味,容易切入幼兒的心靈,可發揮出多方面的作用。
錯誤2:讓寶寶過早學電腦
小寶貝的興趣總是說來就來,比如,看見電腦一下子就喜歡上了,爸爸媽媽都覺得這是好事,不僅經常在電腦上給他看早教光碟,還經常一起和寶貝玩電腦遊戲。
真相分析:
嬰幼兒用電腦並非明智之舉,就是大人用電腦久了,也會感覺頭昏眼花,渾身酸疼,何況是容易上癮、沒有自控力的寶寶?加上現在的電腦設備都是根據大人的體型設計的,因為角度和高度都不對,很容易傷害寶寶的視力和骨骼發育。
科學做法:
小朋友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,可以玩的東西很多,電腦可以等上小學再學也不遲。
錯誤3:育兒,爸爸是局外人
真相分析:
新爸爸和新媽媽一樣,學習育兒都需要一個過程,所以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。他能找到自己帶孩子的方法,你也許覺得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,從一開始,你給孩子換尿布的速度就很快、給他洗澡時也很有條不紊。你的丈夫也需要找到這些技巧。因為一個人照顧新生兒,工作量實在太大了。
科學做法: 共同學習,共同進步
在他幫你的時候,你對他不要推辭、不要責備和不斷地命令。有些媽媽希望丈夫幫助他們,又不願意完全依靠丈夫。只有確定了孩子不會冷、他不會給孩子喂太多,不會在孩子吃過以後和她玩得太激烈、不會嘔吐,才能真正信任和依靠丈夫。這完全沒有必要,丈夫和你一起學習做父母,你會更輕鬆,你們也能互相學習,掌握更多的技巧。
錯誤4:和別人比孩子
真相分析:
你的孩子睡整夜的覺嗎?他會笑嗎?他能試著坐起來嗎?別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經達到什麼樣的水準上,不要受別的父母這些問話的影響,因為那樣你會覺得你的小寶貝好像總有些地方發展得比別人慢。
科學做法: 每個孩子的發展是不同的
孩子的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,這時你要用一種平常的心態和放鬆的心情來對待。一個孩子爬得早並不代表他比別人發展得好,只是更多地說明他想追趕父母的腳步。
錯誤5:忙得犧牲自己的休息
真相分析:
每個新媽媽都說白天孩子睡覺的時候她也想睡。但是經常有那麼多事情要做,家裏非常淩亂、要洗盤子、洗杯子,根本無法睡覺,直到自己筋疲力盡。
調查顯示,每個新媽媽的第一年都要丟掉400-750小時的睡眠。
科學做法: 盡可能的讓自己得到足夠的休息
其實每天白天你都應該盡可能地打個盹,或者至少在週末睡個長覺。沒有充足的休息,你很難在那些本應快樂的生命時光裏體會快樂。當然,休息的時候你可能要少做很多事情,但是充分的休息比洗盤子、洗杯子更重要。
錯誤6:為孩子花太多的錢
真相分析:
所有人都會告訴你,孩子會改變你的生活。但是沒有人告訴你,孩子會讓你的錢袋日漸萎縮,你恨不能為孩子傾其所有,而且無怨無悔。就像你餓的時候會跑到食品店一樣,購物對於新爸爸、新媽媽來講好像可以不用算計。據估計,孩子第一年的尿布、衣服、食品、學步車等物品會花掉1萬5千元左右。所以列一個表格會減少你的超額開支。找有經驗的父母和你一起買東西,她也會告訴你什麼是真正有用的,你也可以少上當。
科學做法: 合理計劃適度開支
別在孩子的衣服上太費心,因為孩子一晃就長大了。玩具也是一樣,大多數嬰兒更喜歡對同一件東西玩來玩去,甚至就是一個盒子就夠她玩一陣子了。你不如把剩下來的錢用來讓她上鋼琴可或者上大學。
錯誤7:認為自己會記得孩子成長的所有過程
真相分析:
你覺得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你都不會忘記。但遺憾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,記憶會漸漸淡去。很快,孩子的童年就會過去,一個18個月大孩子的母親看到一個新生兒的時候也會說,她已經忘記了她孩子這個時候是什麼樣子的,因為你關注的是她的現在。
科學做法: 保留記憶更多回味
有很多辦法可以保留住孩子的成長紀錄。記日記、拍照片、拍攝一些孩子每天簡單的生活場景。很多年以後,你還可以重新體味今天的生活。
錯誤8:牛奶加雞蛋的早餐
不管什麼時候打開你家裏的冰箱門,裏面的新鮮牛奶和雞蛋總是少不了,因為你想當然地認為牛奶加雞蛋是寶寶最理想的早餐。
真相分析:
早餐過分強調蛋白質不可取。營養品質好的早餐一定要包括四個部分:穀物、動物性食品、奶類、蔬菜或水果,只有比例適當,才有利於機體的吸收利用。
科學做法:
早餐光有牛奶和雞蛋這類優質蛋白質不行,還要吃點饅頭、稀飯或者麵包等,另外,還需要補充含維生素C的食物,如橙汁或者香蕉,如果再能給寶寶炒個青菜,就更完美了。
錯誤9:飯前喝水
小蕊蕊平時不願多喝水,可一到快吃飯或正吃著飯時就開始要喝水。如果不讓喝,就不好好地吃飯了。
媽咪只好讓她喝,時間一久就養成了吃飯時必喝水的習慣。
真相分析:
這是一種非常有害的習慣。消化器官到吃飯時間會分泌出各種消化液,如唾液、胃液等,與食物的碎末混合在一起,使營養成分容易被消化吸收。如果喝了水就會沖淡和稀釋消化液,並減弱胃液的活性,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。
科學做法:
如果寶寶在飯前感到口渴,先給喝一點溫開水或熱湯,但不要很快就去吃飯,最好過一會兒。
錯誤10:隨時吃水果
小茁茁很喜歡吃水果。於是媽咪經常在餐桌擺上水果,好讓寶寶隨時吃。可小茁茁吃了很多水果,卻經常便秘。媽咪不明白,為什麼寶寶那麼愛吃水果還總便秘呢?
真相分析:
吃水果一定要注意時間,特別是對快速生長髮育的寶寶來說。如果在飽餐後馬上吃水果,堵在胃中就易形成脹氣,以致引起便秘。餐前給寶寶吃也不適宜,因為寶寶的胃較小,餐前吃水果會佔胃的空間,影響吃正餐。
科學做法:
最好把吃水果的時間安排在兩餐之間,或是午睡醒來,讓寶寶把水果當做加餐點心吃。
錯誤11:從不讓寶寶吃零食
巍巍的媽咪很少讓他吃零食,她覺得小孩吃零食是個壞習慣。因為零食會搶佔寶寶的胃,影響身體攝取別的營養。
真相分析:
專家指出,兒童非常好動,整天手腳不停地活動著,消耗大量熱能。因此,每天在正餐之外恰當補充一些零食,能更好地滿足新陳代謝的需求。
科學做法:
首先,吃零食時間要恰當,最好安排在兩餐之間,不要在餐前半小時至1小時吃。其次,零食量要適度,不能影響正餐。另外,要選擇清淡、易消化、有營養、不損害牙齒的小食品,如新鮮水果、果幹、堅果、牛奶、純果汁、奶製品等。
錯誤12:乳酸菌飲料代替牛奶
小米米不愛喝奶了,真讓媽咪著急。幸好現在市場上奶品的種類很多,於是媽咪帶著小米米去挑選。沒想到,口味酸酸甜甜的乳酸奶受到了小米米的鍾愛,這總算讓媽咪松了口氣。媽咪認為,乳酸奶和奶的營養都一樣。
真相分析:
營養專家指出,所謂奶通常是指鮮奶、純奶、酸奶及各種奶粉,它們的蛋白質含量很高,每百毫升乳液中不低於2.5克;乳酸奶或乳酸菌飲料中的奶含量卻很少,每百毫升乳液蛋白質含量僅是奶的1/3。研究表明,長期喝乳酸奶或乳酸菌飲料,會使寶寶的生長髮育受到很大影響。
科學做法:
不能以乳酸奶或乳酸菌飲料完全代替奶。如果寶寶很喜歡喝這種口味的飲料,只要保證了他們對奶的足量攝取,可作為零食喝一些,有助於消化。
錯誤13:蛋黃、菠菜=最佳補血食物
小羽羽自從上個月被查出患有輕度貧血後,媽咪每天就一個勁兒地給小羽羽吃雞蛋和菠菜,認為它們是最佳補血食物。
真相分析:
雞蛋中雖含有豐富的鐵,但在腸道的吸收率卻很低。菠菜中的鐵含量也遠低於豆類、韭菜、芹菜等,並易在腸道形成不好吸收的草酸鐵。因此,只用蛋黃和菠菜補血並不夠。
科學做法:
不要只吃雞蛋和菠菜,還應同時多吃豬肝、魚類、瘦豬肉、牛肉、羊肉、韭菜、芹菜、桃子、香蕉、核桃、紅棗等在腸道容易吸收的富鐵食物。提醒一點,肉類與蔬菜同吃,能明顯提高鐵的吸收率。
錯誤14:學步車可幫寶寶早學會走路
小寶貝總喜歡在地毯上爬來爬去,媽媽嫌地上臟,又擔心被磕碰著,所以最通常的想法是給寶寶買輛嬰兒學步車,希望可以幫助寶寶早點學會走路。
真相分析:
坐上學步車,原本時時需要陪伴的寶貝自己開心地玩了,因此很多媽媽們喜歡學步車。但研究表明,學步車中的嬰兒會爬、會走路的時間都要晚于不用學步車的嬰兒,而且由於學步車限制了寶寶的自由活動,還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。當然,因學步車品質不過關造成的翻倒受傷事件也不少。
科學做法:
學步車對於成長中的寶寶,無疑是弊大於利,媽媽爸爸儘量別給寶寶用學步車,尤其是十個月以內的寶寶。
錯誤15:滿月剃胎發、刮眉毛
寶寶剛滿月,媽媽就張羅著給他剃胎發、刮眉毛,因為聽老人說,這樣做的結果可使寶寶將來的頭髮和眉毛長得又黑又密。
真相分析:
中醫認為“發為血之餘”,只要身體健康,頭髮就能長得好,所以根本無須擔心健康寶寶以後的頭髮長不好。另外,剛滿月的寶寶皮膚薄而嫩、表皮的角質層發育不完全,加上剃頭和刮眉毛時嬰兒不知配合,很容易損傷皮膚使細菌乘虛而入,從而感染上皮膚病,甚至會引起毛囊炎、影響頭髮和眉毛和生長。
科學做法:
一般情況下,嬰兒在出生三到六個月後,眉毛會自行脫落更換。由此看來,給那麼小的孩子剃胎毛,刮眉毛,豈不是自找麻煩嗎?
錯誤16:包裹新生兒
真相分析:
準備一床薄薄的包被是有必要的。新生兒出生後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,尤其神經髓鞘尚未形成,當受到外來聲音、搖動等刺激後容意發生全身反應,好似受到“驚嚇”,而影響正常睡眠。另外,新生兒一個人睡覺,像成人那樣蓋上被子會感覺冷,不保暖使睡眠不沉或經常哭鬧。再說,新生兒身體柔軟,不能抬頭,不易將新生兒抱起來,尤其是在喂奶時,很不方便。因此,用床包被將新生兒包起來,既可使新生兒有足夠的溫暖和安全感,又方便母親抱起來喂奶。因此,正確使用包被非常重要。
但是,有一些家長的做法是錯誤的,如用一個包被將新生兒包起來,外面再用布帶子將新生兒結結實實地捆起來,像一根蠟燭一樣,俗稱“蠟燭包”。這樣抱起來是挺容易了,但是對新生兒來說有害無益。這樣的“蠟燭包”對新生兒是一種束縛,限制了胸部的活動,而影響肺和橫隔膜的活動和功能,不僅影響肺的發育,也影響小兒的呼吸,使肺部抵抗力降低,而發生肺部感染的機會增加。同時也會壓迫腹部,影響胃和腸道的蠕動,使消化功能降低,而影響食欲,使新生兒經常發生溢奶、吐奶。由於四肢活動受限,更不利於四肢骨骼、肌肉的發育,影響新生兒的動作發育。尤其是有的母親用一床小的棉墊子,將伸直的兩下肢包起來,再結結實實地捆上帶子。認為這樣可以防止發生“羅圈腿”。其實這樣做並不起作用。因“羅圈腿”發生的原因是體內缺乏維生素D和鈣。相反地這樣做倒可引起新生兒髖關節脫位,因為將兩下肢硬拉直,並用力捆綁後,使大腿肌肉處於緊張狀態,而使股骨頭從髖臼中脫出來,並且也可影響髖臼的發育。另外包裹太緊,容易出汗,刺激皮膚,使汗腺口堵塞,發紅,嚴重時發生皮膚感染。
科學做法:
正確使用包被的方法很多,在市場上購買的睡袋,較寬鬆柔軟,睡袋的下方是開的,便於換尿布,而且保暖。白天可以給新生兒穿上內衣、薄棉襖或毛線衣,再蓋上棉被就可以了。
特別容易驚醒的新生兒,可以用包被將新生兒包裹起來,但不可太緊,這樣可使新生兒的睡眠更好一些。
錯誤17:給寶寶護膚時易犯的錯
從出生的那一刻起,寶寶的肌膚就不同於成人,需要特別細心的、全面的照顧與護理,主要表現在預防為主,防患于未然。
年輕的媽媽們想一想,在護理寶寶肌膚的時候,有沒有犯過以下一些小錯誤呢?如果有的話,還是快點改改吧。
真相分析:
* 使用成人痱子粉
給寶寶使用成人痱子粉,會損害嬰幼兒健康。因為成人痱子粉與小兒痱子粉所含的藥物、劑量都不相同。成人痱子粉所含的薄荷腦、樟腦(或冰片)比小兒痱子粉多3-4倍;昇華硫多10倍;而對皮膚刺激大的水楊酸則多1倍。
* 為寶寶化粧
不少媽媽喜歡給寶貝抹抹口紅,擦擦胭脂,可是化粧品中一般都會含有鉛。鉛對孩子的最大危害是對大腦的毒害,長期接觸鉛會影響孩子的記憶力、語言運動能力和學習能力,如果不儘快給予防治,將會引起永久性的、不可逆的腦損傷,造成智慧低下。
* 佩戴飾物
當小兒皮膚接觸了帶有鍍鎳和其他金屬的飾物時,這些物品不僅對寶貝皮膚有較強的刺激,而且易引起接觸性皮炎。
科學做法:
為寶寶護理肌膚並不是什麼難事,只要媽媽們能掌握一些秘訣,相信寶寶的肌膚一定會非常健康、水靈。
1、為寶寶罩上一層“保護膜” 寶寶的皮膚尚未發育完善,比成人的皮膚嬌嫩很多,乾燥、缺水的氣候也會對肌膚造成嚴重傷害。這時,如果使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護膚產品,便能在寶寶的皮膚上形成一層保護膜,形成有效的保護。
2、呵護寶寶稚嫩的小嘴唇,以免乾裂 乾乾的秋風,會刮得寶寶那薄薄的小嘴唇起皮、乾裂。另外,一般上幼兒園小朋友因為在幼兒園飲水少,缺水造成嘴唇乾裂出血。專家建議:在寶寶嘴唇乾裂時,先用濕熱的小毛巾敷在嘴唇上,讓嘴唇充分吸收水分,然後塗抹潤唇油。同時要注意讓寶寶多喝水。
3、寶寶用的毛巾要柔軟 寶寶的皮膚比成人的薄得多,皮膚中膠原纖維少,缺乏彈性,很容易被外物滲透和摩擦受損,因此在給寶寶擦身或洗臉時應選用質地柔軟的毛巾,這一點在乾燥的秋冬季尤其應引起注意。
4、選用適合寶寶的護膚品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兒童護膚品種類很多,在選購時應該選擇那些不含香料、酒精、無刺激、能很好保護皮膚水分平衡的潤膚霜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旦寶寶在使用護膚品後,如出現皮膚發紅、疹子等過敏反應,便應立即停止使用。
by You Look
Categories:
兒童健康,
兒童飲食注意,
家教技巧,
成功父母,
教育寶寶,
照顧寶寶,
管教方式
|
Leave a comment
寶寶多喝番茄汁有助發育
讓孩子乖乖把蔬菜吃下去可能比較費勁,這時把它榨成汁就好了。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,膳食纖維素就像海綿,對水、無機物等有吸附作用,能刺激腸道蠕動,縮短糞便在結腸的停留時間。這對兒童尤為重要,小孩不懂事,常有不愛喝水、不喜歡食用粗糙食物的習慣,加之貪玩經常錯過排便時間,導致大便乾燥造成便秘。
蔬菜中的番茄特別適合生長髮育期的孩子食用,因為番茄中除了膳食纖維,而且含有番茄紅素、糖、維生素A、B、C、D以及有機酸和酶等,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3~4倍。
不僅如此,對於牙齒發育不全的寶寶來說,喝點番茄汁效果也不錯。番茄汁的製作很簡單,將新鮮番茄洗凈切成小塊,放入榨汁機中即可自動生成,飲用時也可加入適量的糖或蜂蜜調味。
各種蔬菜汁一定要兼顧食用,千萬不能偏食,可以選番茄汁、胡蘿蔔汁、芹菜汁、白菜汁等等交替食用,如果天氣溫度不高,一定要給蔬菜汁加溫後再給寶寶飲用。
此外,蔬菜汁能控制兒童肥胖,可使食物在胃內滯留時間增加,延緩食物的消化吸收。
by You Look
Categories:
兒童健康,
兒童飲食注意,
照顧寶寶
|
Leave a comment